原因
在原理图中找到错误构成的鞍形跳线。考虑此消息输出的多个原因并应根据下列示例解释:
方案 1
已在原理图中把多层端子不同层之间的连接定义为鞍形跳线。
在 -X1:1和 -X1:2两个端子之间存在已定义为鞍形跳线的连接。两个端子位于多层端子的不同层上。在这种情况下不允许鞍形跳线的构成。
方案 2
已将原理图中端子之间的连接定义为鞍形跳线,但未在一个或两个端子旁录入鞍形跳线的数量的值。
在 -X1:1和 -X1:2两个端子之间存在已定义为鞍形跳线的连接(参见示例中“方案 1”下的图例)。两个端子为带有两个连接点方案的“常规的”贯通式端子。在连接点逻辑对话框中每次为第一个功能连接点在两个端子旁不录入值或为鞍形跳线的数量属性录入 0。
方案 3
在编辑端子排对话框中,您已在多层端子的各层之间手动创建了鞍形跳线。
解决方法
针对方案 1
- 在原理图中双击端子之间的连接定义点。
- 在属性 <...>对话框中选择连接定义点选项卡。
- 在功能定义框旁点击 [...],在功能定义对话框中选择"接接线式跳线"记录取代"鞍形跳线"。
针对方案 2
- 为相互连接的端子每次调用属性对话框。
- 更换到符号数据/功能数据选项卡,并点击 [逻辑] 按钮打开 连接点逻辑对话框。
- 在鞍形跳线的数量框中为相应的功能连接点录入大于"0"的值(涉及到在"方案 2"下的示例每次在第一个功能连接点上一个 1)。
针对方案 3
在编辑端子排对话框中,删除在鞍形跳线的各层之间手动创建的多层端子。
在需要时开始新的项目检查。